投子下绳床,终非孟八郎。
不摇三寸舌,未免鬼分赃。
眼底欲条直,临机争探囊。
裂破古今无面目,纵横何处有关防。
颂古二十九首 其二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二十九首 其二十》是宋代释师体所作的一首诗。《颂古二十九首》是一系列诗歌作品,共二十九首,由宋代禅师释师体撰写。每首诗通常以颂赞古人或古事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文化和佛教教义的深刻领悟。其中《颂古二十九首 其二十》作为其中的一篇,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禅学与诗歌结合的典范。
这首诗通过对“投子下绳床”的描绘,表达了对禅宗修行中放下执着、超脱物欲的态度的理解。释师体通过这种形象的描述,强调了修行者内心世界的清净与平和。诗中的“不摇三寸舌”,意指禅宗僧侣在面对世俗纷扰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坚定与宁静,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动摇。
释师体在诗中还提到“临机争探囊”,这可能指的是在面对各种情况时,禅宗僧侣都能够随机应变,从内心深处寻找解决问题的智慧和方法。这种描述反映了禅宗对于应对复杂世事的灵活性和智慧的追求。诗中的“裂破古今无面目,纵横何处有关防”,则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限制,达到心灵自由的状态。禅宗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现实束缚,实现内心解脱的境界。
释师体在创作这首诗时,不仅运用了传统的诗词形式,还融合了禅宗的思想和语言特点。他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禅宗观念和人生感悟。释师体作为南岳下十六世护国景元禅师的法嗣,其作品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颂古二十九首 其二十》不仅是一首表达禅宗修行理念的诗歌,更是一幅展现禅宗思想精髓的画卷。它让人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更深入地理解禅宗的教义和文化内涵。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禅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
《颂古二十九首 其二十》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宗教意义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艺术魅力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深远的宗教意义,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思考生命、探索宇宙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