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苦诸生节,廉平御史知。
一饥曾忍可,千里舍公谁。
落落天人际,拳拳骨鲠词。
秋风又凋物,空有老成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清苦诸生节,廉平御史知。
一饥曾忍可,千里舍公谁。
落落天人际,拳拳骨鲠词。
秋风又凋物,空有老成悲。
《诗挽陈提刑 其一》是唐代诗人释宝昙的作品。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清苦的诸生节和廉平的御史知为引子,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又细腻的情感画卷。首句“清苦诸生节”表达了诗人作为学子时的清苦生活和对知识的渴望。第二句“廉平御史知”则展现了诗人在仕途上廉洁自守,正直不阿的品质。接下来的两句“一饥曾忍可,千里舍公谁”透露出诗人因饥饿而感到难堪,但又因不能舍弃公务而无奈的心情。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中的“落落天人际”,通过“落落”二字传达出诗人孤独、高洁的形象,而“天人际”则暗喻着诗人所处的官场环境复杂,人际关系难以捉摸。第三句“拳拳骨鲠词”,表现了诗人直言不讳的性格特点,他的言辞如骨鲠在喉,直指时弊,表达了他对腐败现象的愤慨。最后两句“秋风又凋物,空有老成悲”,则是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秋风凋零万物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无常,让诗人感叹自己的衰老与无力。
《诗挽陈提刑 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抱负的诗作,也是一幅描绘官场沉浮和人生百态的生动画面。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