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日佳公子,中年古吏师。
霜严公事毕,韵胜客杯迟。
诗律曹刘上,心期籍湜知。
用公浑不尽,一世有馀悲。
王大卿挽词三首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大卿挽词三首》是宋代诗人释宝昙的作品。在这首诗中,释宝昙用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笔触描绘了王大卿的人生轨迹和内心世界。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王大卿从年少时的风华绝代到中年时的沉稳老练,再到生命终结时刻的感慨与哀愁。
诗的开头“少日佳公子,中年古吏师”便设定了王大卿不同人生阶段的鲜明对比。年少时被誉为佳公子,意气风发,而到了中年则转变为一名严谨的古代官吏,显示出他由外到内的成熟和稳重。
“霜严公事毕,韵胜客杯迟”表达了王大卿在公务之余,仍能品酒吟诗,享受生活的情景。这里的“霜严”可能象征着王大卿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和磨练,而“韵胜客杯迟”则暗示了他内心的平和与超然。
王大卿被比作能够精通曹魏、刘宋两朝诗律的学者,这显示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他的内心期待能像籍湜那样理解他,这种期望体现了他对同道中人的深厚情感和对知音难求的无奈。
“用公浑不尽,一世有余悲”反映了王大卿一生的辛酸与无奈,即使他的才能和努力被广泛认同,但生活的艰辛和世事无常仍旧让他感到无尽的悲哀。这不仅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是对那个时代文人命运的一种深刻反思。
《王大卿挽词三首》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挽歌,它更深层次地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宋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以及他们在社会变迁中所承受的压力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