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磐庵文授

莫年东观有全书,天畀斯文合定居。
镜里一茎无白发,门前十里有黄淤。
文章入手无馀蕴,人物于今固自如。
安得把茅邻近住,打门时复问潜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李磐庵文授》是一首出自明朝李时郁之手的古风诗。下面将围绕这首诗展开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李时郁是明朝的一位诗人,他的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明朝中后期,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尽管关于他的生平资料并不多,但可以推断其生活在当时文人雅士之间,受到一定的文化熏陶。
  • 文学成就:李时郁的诗歌以古风为主,其中尤以五言律诗见长。他的诗作通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思的思考。
  1. 诗歌原文
  • 原文节选:”莫年东观有全书,天畀斯文合定居。 镜里一茎无白发,门前十里有黄淤。 文章入手无馀蕴,人物於今固自如。”
  • 诗意解读: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知识和文化的尊崇,以及对个人修养与成就的自省。诗中的“天畀斯文合定居”意味着知识与学问如星辰般高悬,指引人们前行;“镜里一茎无白发”则表达了诗人对青春不老、学识渊博的美好愿望;“文章入手无馀蕴”,表明诗人追求学问的深度和广度,不被表象所束缚;“人物於今固自如”,则体现了诗人对自身价值的高度自信和自在从容的人生态度。
  1. 诗歌鉴赏
  •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李时郁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神韵,用词考究而不堆砌,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受。他的诗作多采用五言律诗的形式,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易于传诵。
  • 思想情感:从诗歌内容来看,李时郁的这首诗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志向,同时也体现了对于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和继承。

除了以上内容,还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时代背景:了解明朝的社会历史背景,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李时郁的诗歌创作。例如,明朝时期的文人普遍崇尚儒学,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这些理念在李时郁的诗歌中有所反映。
  • 文学流派:探讨古代文学中的流派,如唐诗、宋词等,可以加深对李时郁诗歌风格的认识。同时,了解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也能为鉴赏和理解《赠李磐庵文授》提供更广阔的视角。
  • 名家解读:阅读和研究一些关于李时郁诗歌的名家解读和评论,可以增加对诗歌深层含义的理解。这些解读往往能够揭示诗人的创作意图和社会影响,从而更加全面地把握诗歌的艺术价值。

李时郁的《赠李磐庵文授》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情感与志向的诗歌,也是一部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艺术珍品。通过深入分析这首诗,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李时郁作为一位诗人的艺术才华,还能进一步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理念和精神追求,从而在当代生活中找到与之共鸣的文化元素和精神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