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是行人意未平,江头已断午潮声。
旋收去国无边泪,聊写临风有限情。
家住青山何处是,眼穿白鸟去边明。
去年今日凄凉意,犹记梅花一笑迎。
渡钱塘二首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渡钱塘二首·其二》是释宝昙的诗作,表达了诗人身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释宝昙作为宋代僧人,其作品往往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悟。《渡钱塘二首·其二》便是这样一首表达游子离愁别绪与家国情怀的诗歌。下面将围绕这首诗展开讨论:
作者简介:释宝昙是宋代一位知名的佛教僧人,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人生、自然以及佛法的深刻理解。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善于捕捉自然界中细微的变化,并通过这些变化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哲思。
诗歌原文:《渡钱塘二首·其二》原文如下:“身是行人意未平,江头已断午潮声。旋收去国无边泪,聊写临风有限情。”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稳,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诗歌解析:通过“身是行人意未平”一句,诗人直接点出了自己作为行者的身份以及内心尚未平静的情感。这种身份使得他对家乡的记忆和思念更加深刻。而“江头已断午潮声”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稍带凄凉的画面,反映出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渡钱塘二首·其二》不仅展示了释宝昙作为一名僧人对于人生和自然的独到见解,同时也反映了他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家乡的无限眷恋。这首诗不仅是宋代诗歌艺术的体现,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离愁别绪”主题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