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应兄之西湖二绝 其二

它日西湖有此僧,年来怕见发鬅鬙。
一双眸子清于水,想见新诗我不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应兄之西湖二绝 其二”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他在西湖边与朋友应哥共游时所见到的美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又号铁冠道人,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广为人知,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展现了他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2. 诗作原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 诗意解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表达了诗人在面对自然界的风风雨雨时,保持冷静和从容的态度。他认为,不必过于在意外界的干扰,应该享受当下的美景和乐趣。

  4. 文化价值:此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也体现了他在面对困难时的乐观精神和豁达胸怀。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与应兄之西湖二绝 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情趣的诗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