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清霜重,临风彻骨寒。
苦无栖泊处,摆手出长安。
颂古二十五首 其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二十五首·其八》是释道印所作的偈颂,内容主要反映了宋代佛教僧侣的修行感悟与哲学思考。《颂古二十五首》是释道印在宋代创作的一组偈颂,其中第二十五首为“其八”,该诗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研究宋代佛教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颂古二十五首·其八》的作者释道印,号已庵,是温州光孝寺的僧人,他的法嗣是青原下十六世中竺痴禅妙禅师。释道印不仅精通佛法,也擅长文学创作,有《已庵深和尚语》等作品传世,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
诗作主题:该诗以佛教修行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修行者面对困难时的心态与态度。如诗中的“霹雳未收声,闪电不留影”以及“万象森罗齐合掌,须弥岌崿舞三台”等句,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考验。
艺术特色:此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上。例如,诗中“霜雪严凝识岁寒,双陆盆边须喝采”一句,运用了霜雪、岁寒、双陆盆等意象,寓意着修行者在严寒中坚持自我,不为外界所动,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
思想内涵:通过对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感受到释道印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诗中的“冷光重出匣,古路绝纤埃”等句,体现了他对禅宗思想的追求,即超越表象,直指本源。同时,诗人也强调了修行者的慈悲心态,如“有伴即来,地辟天开”等句,表达了一种包容与慈悲的精神。
《颂古二十五首·其八》不仅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宋代佛教思想和文化的重要资料。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珍贵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