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五首 其二十一

百丈狸奴面,沩山鬼眼睛。
见人空解笑,弄物不知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二十五首 其二十一》是宋代诗人释心月创作的一组杂言诗,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禅理的独到见解和深刻的人生理解。下面将进行详细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释心月:释心月是宋代的一位僧人,他的生平事迹并没有详细的历史记载,但从他创作的作品来看,他是一位深谙佛学且具有很高文学修养的僧侣。
  1. 诗歌原文
  • “兄难兄,弟难弟。马祖真,只这是。”:这句反映了禅宗中对于兄弟之间的平等观念,指出了真正的佛法并不在于形式的拘泥,而在于内心的解脱,强调了禅宗的核心精神——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 “撼动西江十八滩,水面无风波自起。”:这句诗描绘出一幅惊涛骇浪的景象,却暗示着内在的宁静与坚定,反映出作者面对困境时的从容态度和内心的强大力量。
  1. 诗句解析
  • “者里著得只眼,许你亲见庞公。”:这句话表明了作者已经领悟到了某些重要的教义,并能够向他人展示,这种能力让人羡慕。
  • “文殊维摩,鎗箭交击。”:文殊菩萨和维摩诘居士在这里被用来象征佛教中的两种不同的修行方式,一种注重理论,一种注重实践,两者相互碰撞,体现了修行的多样性。
  1. 禅意哲理
  • “见利忘锥,何得何失。”:这一句揭示了禅宗中的一种观点,即人们在追求利益时往往会忘记初心,提醒人们要警惕这种浮躁的心态。
  • “普济把定,被庞公痛处一锥。”:这句话意味着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表面的炫耀,而在于深入骨髓的理解。

通过对《颂古二十五首 其二十一》的解读,可以发现这首诗蕴含了深邃的哲学思考和文化内涵,同时也反映了释心月作为一位僧人在文学上的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