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五首 其二十三

描不成兮画不成,卧龙长怖碧潭清。
拟心凑泊终难会,达者应须暗里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二十五首 其二十三》是宋代释崇岳所作的一首偈颂诗。以下是对该诗歌的详细解读:

  1. 诗歌原文:描不成兮画不成,卧龙长怖碧潭清。拟心凑泊终难会,达者应须暗里惊。
  2. 诗句解析
  • “描不成兮画不成”:此句表达了一种无法用语言或文字完全表达的思想情感。在佛教语境中,这可能意味着某种高深的教义或哲理,难以用常规的文字描述。
  • “卧龙长怖碧潭清”:卧龙指的是诸葛亮,碧潭清则形容清澈如水。这句可能是对诸葛亮智慧和才能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这种智慧的敬畏之情。
  • “拟心凑泊终难会”:意指试图用自己的理解去揣摩、拼凑这些思想是极其困难的。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在面对深邃哲学时的挑战与无助感。
  • “达者应须暗里惊”:暗示只有那些领悟深刻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其中的智慧和美。这里的“暗里惊”可能是指内心的震撼或惊喜,表示只有深入理解和体验,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
  1. 文化背景
  • 佛教影响:这首诗体现了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来隐喻抽象的道理,强调了悟性在理解世界的重要性。

《颂古二十五首 其二十三》不仅是一首表达对智者深沉感悟的赞颂,也是对佛教禅宗思想的生动展示。通过对诗句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深度,同时也能领略到古典文学的魅力和智慧的深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