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安身别有方,营营何太路岐忙。
侯门梦过光阴促,禅室玄栖气味长。
引水灌花春日媚,移松夹道暑天凉。
衔恩略报元功处,一炷晨风散后香。
山居诗 其五十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居诗 其五十三”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和修行心境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释延寿,号抱一子,余杭(今浙江杭州)人,生于建隆元年(960年)。他的生平经历了从华亭镇将到禅师的转变,他弃吏出家后,曾先后礼遇了龙册寺翠岩参禅师和天台山德韶国师。他的诗歌作品在国内外流传广泛,受到高丽国王的推崇,并被追谥为宗照。
诗歌原文及翻译:林下安身别有方,营营何太路岐忙。侯门梦过光阴促,禅室玄栖气味长。引水灌花春日媚,移松夹道暑天凉。衔恩略报元功处,一炷晨风散后香。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当时吴越王钱俶请求延寿入居灵隐山新寺。次年,延寿迁往永明寺居住,并在该地度过十五载岁月。在此期间,延寿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其中很多已经流播海外,并受到了高丽国王的赏识,甚至派使者携书叙弟子之礼。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禅宗修行的理解。诗人通过“林下安身别有方,营营何太路岐忙”等句子展现了自己选择隐居山林的生活态度,认为真正的修行在于寻找内心的平静与独立,而非外界的繁华和纷扰。诗中的“侯门梦过光阴促,禅室玄栖气味长”描绘了诗人对尘世名利的淡泊以及对禅宗修持的专注,强调了内心修行的重要性。
“山居诗 其五十三”不仅展示了释延寿的文学才华和对禅宗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隐逸文化的重视。通过阅读这样的作品,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以及他们在面对世俗压力时所作出的文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