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诗 其六十一

散诞疏狂得自然,免教拘迫事相牵。
潜龙不离滔滔水,孤鹤唯宜远远天。
透室寒光松槛月,逼人凉气石渠泉。
非吾独了西来意,竹祖桐孙尽入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居诗》其六十一为南宋曹勋所创作。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自由,通过自然景致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超然物外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诗人简介及其生平:曹勋(1132-1193)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诗作以典雅、清新著称。《山居诗》其六十一首是他在隐居山林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

  2. 诗歌原文及赏析

  • 《山居诗 其六十一》原文如下:“散诞疏狂得自然,免教拘迫事相牵。潜龙不离滔滔水,孤鹤唯宜远远天。透室寒光松槛月,逼人凉气石渠泉。非吾独了西来意,竹祖桐孙尽入玄。”
  • 首联“散诞疏狂得自然,免教拘迫事相牵”,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 颔联“潜龙不离滔滔水,孤鹤唯宜远远天”则运用了比喻,将自我比作潜藏于水底的龙,远离尘世喧嚣,追求高远的意境。
  • 颈联“透室寒光松槛月,逼人凉气石渠泉”描绘了夜晚的幽静景象,以及泉水带来的清凉感受。
  • 尾联“非吾独了西来意,竹祖桐孙尽入玄”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的理解和个人修行的追求,认为只有像竹子和梧桐那样深入禅道,才能真正领悟佛理。
  1. 艺术手法与特色
  • 意象运用:诗歌中大量使用自然景观作为意象,如“松槛月”、“石渠泉”,这些自然元素不仅美化了诗句,也加深了读者对诗歌情感的共鸣。
  • 对比手法:《山居诗》经常采用对比的手法,如将自然的宁静与人生的纷扰相比较,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和哲理深度。
  • 韵律和谐:曹勋的诗歌语言平实而不失韵味,韵脚的选择恰当,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和谐悦耳。

《山居诗》其六十一是一首充满深意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神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颂扬,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中国古代文人隐逸生活的真实写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