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诗 其六十四

焦翼枯鳞成底事,分明可验莫愁哉。
君恩只可量功受,世利应须任运来。
岂信败从成处得,谁知荣是辱边媒。
但看越分殊求者,唯向身中积祸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居诗·其六十四》是宋代释延寿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

《山居诗·其六十四》中,释延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他对名利看淡、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这首诗反映了释延寿追求心灵自由和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他的诗歌多表现出一种远离尘嚣、返璞归真的生活理想,这与佛教禅宗思想中的“不执著、随缘”理念不谋而合。在这首诗中,他写道:“焦翼枯鳞成底事,分明可验莫愁哉。”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即一切现象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不必过度担忧或忧愁。这种看法体现了释延寿对世事的淡定和超脱,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接受。

《山居诗·其六十四》还透露出释延寿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责任的思考。诗中提到“君恩只可量功受,世利应须任运来”,这反映了他对权力和利益的谨慎态度,主张个人应当遵循命运的安排,不过度干预社会事务。此外,“岂信败从成处得,谁知荣是辱边媒”这两句则表明了一种深刻的认识,即表面的成功和荣耀往往源于失败的积累,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的德行和修养。

《山居诗·其六十四》不仅体现了释延寿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洞察,也揭示了他内心的一种宁静与超然。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释延寿的生活哲学,以及他在宋代文人中的独特地位和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