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烟水夜光寒,巾子峰头曾细观。
转得身来天已晓,目前赢得黑漫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百城烟水夜光寒,巾子峰头曾细观。
转得身来天已晓,目前赢得黑漫漫。
《送知无见》是宋代诗僧释心月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生命哲理的领悟。释心月,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来自眉山(今属四川)。他在历史上曾居住于建康府报恩寺与能仁寺,并受到理宗嘉熙二年间的认可。
《送知无见》原文如下:百城烟水夜光寒,巾子峰头曾细观。转得身来天已晓,目前赢得黑漫漫。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自然画卷。首句“百城烟水夜光寒”便勾勒出一幅深夜中朦胧的山水画面,给人以静谧之感;紧接着“巾子峰头曾细观”则表现了一种深入观察、体味自然的心境。整首诗通过寥寥几笔,将读者带入了一片空灵而深远的境界之中,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不禁思考人生哲理。
《送知无见》不仅在文学上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更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意义。诗中“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一句,借用佛教经典《楞严经》中的语句,传达了一种对生命状态的认知。这种对“知见”的理解和运用,使得这首诗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引发人们对于存在、认知以及心灵归宿的深层思考。
《送知无见》是释心月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艺术感知力,创作出的又一经典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追求和精神境界,也为后人提供了一种审视世界、认识自我的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