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偈奉饯九江纯禅者归东林受业

年来佛法带誵讹,十卜干千不较多。
寄语东林略抬手,看伊眼脑是如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偈奉饯九江纯禅者归东林受业》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他对佛教的信仰和尊重。

原文如下:

我今何适客,君去作游人。
山中逢寺塔,江上数秋苹。
禅心本无住,随处可栖真。
归向东林寺,师僧定不贫。

注释:

  1.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九江(今江西湖口)与朋友相遇时所写,表达了他对于佛法修行和禅宗思想的理解与推崇。
  2. “我今何适客”表达了诗人当前的身份和心境;“君去作游人”则是对朋友即将离去时的祝愿,希望他能在旅途中有所收获。
  3. “山中逢寺塔”描述了诗人在山中的所见所闻,其中寺庙和塔楼都是佛教文化的象征。
  4. “江上数秋苹”则描绘了诗人在江边看到的一种秋季景象——秋天的芦苇丛中漂浮着许多野鸭蛋,这是佛教中常见的象征物——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5. “禅心本无住”,这句话表达了禅宗思想的精髓,即人们应该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解脱,不受任何世俗束缚。
  6. “随处可栖真”,意味着无论身处何地,只要保持一颗清净的心,就能得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7. “归向东林寺”,指的是诗人的朋友即将回到东林寺(位于庐山),这是一个著名的佛教寺院,也是禅宗修行的重要场所。
  8. “师僧定不贫”,是对东林寺僧人的祝愿,希望他们能够以佛为师,以法为教,过着清贫而富有智慧的生活。

《山偈奉饯九江纯禅者归东林受业》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禅意的送别诗篇,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教文化的理解和尊崇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