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五十首 其十一

一即三,三即一。
剩则不足,少则有馀。
相续得去底,道将一句来。
七十三,八十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是宋代诗人释心月所作的一百五十首作品之一,全文共73字。该诗表达了作者关于“一即三,三即一”的哲学理念,通过简单的文字传达了深邃的哲理。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作者简介:释心月(?~1254),字石溪,号佛海,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等,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

  2. 诗词原文:一即三,三即一。剩则不足,少则有馀。相续得去底,道将一句来。

  3. 诗词赏析:《偈颂》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哲学见解。这首诗中蕴含的“一即三,三亦一”的观念,体现了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的思想,强调对立统一和相对平衡的重要性。在诗歌中,“剩则不足,少则有馀”反映了一种中庸之道的理念,认为过度或不足都会导致失衡与不满,只有恰到好处才能达到和谐与满足。

《偈颂一百五十首 其十一》不仅是宋代文学的瑰宝,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珍贵资料。通过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介绍,不仅能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思想境界,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启迪现代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