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垂垂一叶身,今年贫似去年贫。
住山不与山为主,水石烟云也笑人。
偈颂一百五十首 其九十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一百五十首》中的“其九十五”是宋代释心月的作品。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出生于眉山(今属四川)。他的生平经历了从住持建康府报恩寺到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等多个重要寺庙的过程,并在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年)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宝祐二年去世。
在分析这一文学作品之前,了解其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对于深入理解其内涵至关重要。释心月不仅是一位高僧,也是文学成就颇丰的僧人。他的著作包括了《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和《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这些文献被收录在《续藏经》中。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他的修行历程和思想感悟,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偈颂一百五十首》是释心月的诗歌集之一,其中“其九十五”是该作品中的一部分。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韵律、丰富的意境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释心月对佛教教义的深刻领悟以及他对生活的独到见解。诗中提到“对面白云千万里”,描绘了一种超越尘世喧嚣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心灵自由和清净的追求。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佛法实践的强调,如“知之而行,见之而止”这样的句子,体现了释心月对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视。
《偈颂一百五十首》及其中的“其九十五”不仅展现了释心月作为高僧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对佛法深刻的理解与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加深刻地领会佛教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能够感受到释心月作为文学家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