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居寄简长

雪苑东山寺,山深少往还。
红尘无梦想,白日自安闲。
杖履苔花上,香灯树影间。
何须更飞锡,归隐沃洲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寺居寄简长》是宋代诗人释怀古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禅意和深邃的内涵,成为流传千年的佳作。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介绍:释怀古,生卒年不详,四川峨眉人,被时人称作“袖携诗卷重,杖揭钵囊偏”。他的诗歌活动范围广泛,黄淮、长江及杭州一带都是他的诗踪。在九僧之间,他时常与同好进行诗信往来。其诗作不仅具有禅趣,还溢于言表。
  2. 诗词原文:雪苑东山寺,山深少往还。红尘无梦想,白日自安闲。杖履苔花上,香灯树影间。何须更飞锡,归隐沃洲山。
  3. 诗词鉴赏:释怀古在诗中通过描绘雪苑东山寺的幽静景象,表达了他对尘世繁华的漠视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他写道:“雪苑东山寺,山深少往还。”这句话透露出他远离喧嚣,追求心灵宁静的志向。同时,“红尘无梦想,白日自安闲”这两句则展现了他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4. 创作背景:释怀古的诗歌创作多在黄淮、长江及杭州一带进行,这一时期也正是宋代诗歌创作的高峰期。他在诗友之间的频繁交流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诗学修养。
  5. 名家点评:对于《寺居寄简长》这首作品,有名家进行了赏析。他们认为这首诗不仅是释怀古诗歌创作的代表,也是宋词中的佳作之一,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
  6. 相关轶事:《寺居寄简长》的创作背景与释怀古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据传他曾在此隐居多年,过着淡泊名利、潜心修行的生活。这种生活状态使得他的诗歌中蕴含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意境。
  7. 作品影响:释怀古的《寺居寄简长》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它不仅成为了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资料,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了解宋代诗歌魅力的窗口。这首诗的艺术成就和深远影响使得它在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寺居寄简长》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是一段历史,一个时代的缩影。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宋代文人的生活风貌和精神世界。这首诗所表达的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