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实相院主

乞得包山古寺基,竹窗松桧作幽栖。
何时一棹来相访,说尽人间万事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实相院主”是宋代诗人释怀深的作品。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

《寄实相院主》是一首表达诗人隐逸情怀的古体诗。首句“乞得包山古寺基”,透露出诗人对于远离尘嚣、静谧清幽生活场所的向往和获得的喜悦。这不仅仅是对物质生活环境的描述,更是一种心灵寄托和精神寻求的象征。诗中描绘的“竹窗松桧作幽栖”,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反映,即通过亲近自然来达到心灵上的净化与安宁。同时,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想,即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一份宁静和独立。

诗中的“何时一棹来相访,说尽人间万事非”更是表达了一种理想化的人际关系,即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支持。诗人通过这种设想,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限制的友情,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重要性。这种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传统儒家价值观的认同,即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倡导真诚与善良。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示了宋代诗歌的典型风格。释怀深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际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自己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这种风格在当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寄实相院主》不仅是释怀深个人隐逸思想的艺术体现,也是宋代诗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以及他们对社会、自然的观照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