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惭无德继高踪,百事荒唐懒更慵。
要死山今死未得,且将香火奉诸公。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二十二》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颂扬古代圣王贤臣之德,表达对盛世的向往和对政治清明的理想。
原文如下: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二
昔闻尧舜垂衣裳,禹贡九畴定四方。
周礼三朝崇揖让,殷汤一德布文章。
汉祖登坛受箓图,唐宗握节秉权纲。
至今千载无伦比,独有斯文播帝乡。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古代圣王贤臣之德,表达了作者对盛世的向往和对政治清明的理想。其中,“尧舜垂衣裳”指的是尧、舜时代的政治清明,他们以身作则,垂范天下;“禹贡九畴定四方”指的是大禹时期的政治制度,九畴是指九种治理国家的方法,包括赏罚、仁爱、诚信等;“周礼三朝崇揖让”指的是周代的礼制,三朝指的是上朝、下朝、宴席,崇揖让则是强调尊卑有序,礼仪庄重;“殷汤一德布文章”则是指商汤时期的德治文化,一德表示德治为政的根本,布文章则是说商汤时期文化繁荣,文章四溢。
最后两句“汉祖登坛受箓图,唐宗握节秉权纲”则是赞颂了汉朝的刘邦和唐朝的李世民两位伟大的皇帝。刘邦在汉朝建立之初就登上了王位,接受天命,成为一代帝王;李世民则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手握权柄,治理国家,使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整首诗充满了对古代圣王贤臣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盛世的向往和对政治清明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