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寒山寺 其二十四

有个聪明汉,家中五欲全。
吃得肉已饱,来寻僧说禅。
心口自违背,佛祖望齐肩。
不知有底急,平白要瞒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拟寒山寺 其二十四》是一首宋代诗人释怀深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释怀深,号慈受,俗姓夏,生于寿春(现属安徽)。十四岁时出家,并在徽宗崇宁初年间前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
  • 他先后居住过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并在七年后居住在建康府蒋山寺。在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高宗绍兴二年卒,终年五十六岁,他的生平事迹被记载在《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和《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中。
  1. 诗歌原文
  • 有个聪明汉,家中五欲全。吃得肉已饱,来寻僧说禅。心口自违背,佛祖望齐肩。不知有底急,平白要瞒天。
  1. 诗句解析
  • “有个聪明汉”描述了一个人非常聪明。
  • “家中五欲全”表达了一个人拥有世间所有的欲望。
  • “吃得肉已饱”则暗示此人已经达到了物质上的满足。
  • “来寻僧说禅”表明这个人想要寻找精神上的导师。
  • “心口自违背”描绘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 “佛祖望齐肩”可能是指佛祖也在仰望着与这个人平等的境界。
  • “不知有底急”表示这个人对自己的处境感到迷茫和焦虑。
  • “平白要瞒天”说明他在试图掩盖真相或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
  1. 艺术手法
  •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有个聪明汉”与“不知有底急”形成鲜明对比。
  • 通过“不知有底急”表达了一种迫切的情感,但同时又试图隐瞒,这种心理活动构成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冲突。

《拟寒山寺 其二十四》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的表达。它通过对一个聪明汉的内心世界的描绘,反映了人在追求精神境界过程中的矛盾与挣扎。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于佛教教义的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