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寒山寺 其三十一

有人好臧否,信口乱比况。
张三小有才,李四大无当。
终日品藻人,不知是虚诳。
自己一灵物,抛在粪堆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拟寒山寺·其三十一》是宋朝时期释怀深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场中人们虚伪行为和表面功夫的深刻批判。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
  • 释怀深(约公元985年—公元1034年),宋代诗人。字无咎,号雪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以诗名世,为宋初诗人之一。其诗多写自然山水、田园风光与隐逸生活,语言清丽,风格朴实,富有韵味。
  1. 原文内容
  • 不栽一株桑,不种一粒粟。
  • 口体每轻肥,仓库常满足。
  • 蓬门漏不蔽,大华屋常设。
  1. 诗词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宋初。当时文人墨客普遍崇尚功名利禄,但释怀深却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他的作品中流露出对名利场中虚伪行为的不满和对社会现状的批判。
  1. 诗词鉴赏
  • 在这首诗中,释怀深运用对比的手法,将那些看似拥有物质财富的人与真正的隐士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社会上的虚荣现象,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价值观。
  • 通过对“口体轻肥”和“仓库常满足”的描述,诗人批评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的行为。同时,也表达了对简单生活方式的向往。

《拟寒山寺·其三十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种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深入感受到宋代文化背景下文人的思想风貌及其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