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七

拳手相交不可为,粗豪非是出家儿。
遭人唾面须揩却,到底饶人不是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七”是一首佛教诗歌,出自明代高僧憨山大师(道生禅师)的《憨山老人梦游集》。这首诗是憨山大师在梦中对一位名叫“资福”的小孩进行的教导和训诫,旨在帮助小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这首诗的内容如下:

资福童子问:
我生何为?
憨山师云:
汝生为人,须学人语,人言有义。
汝生为人,勿作人言,人言无益。

诗中提到了“人言有义”,即人们的话语中包含了许多道理和智慧,我们应该学会倾听和理解这些话语,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同时,也提到了“人言无益”,即人们的话语可能包含错误或误导的信息,我们应该辨别真伪,不盲从他人的言语。

这首诗通过对“人言”的探讨,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和指导,旨在引导小孩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言论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