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射山诗题曾山人壁

东西望朔漠,姑射独崔嵬。
一片两片云,终南太华来。
根绕黄河曲,影落清渭隈。
深涧饮渴虹,邃洞生秋雷。
古径穷难尽,晴岚拨不开。
海鹏飞上迟,边风劲触回。
傲隐非他古,依灵有奇才。
曾生心若何,猿声终夜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姑射山诗题曾山人壁》是宋代诗人惟凤创作的五言诗作。这首诗通过对姑射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而且体现了作者对曾山人高尚人品和卓越才华的赞颂。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生平值得一提。据资料显示,惟凤在宋朝时期游历于姑射山,并选择在山中一个隐士的居所墙壁上题诗。这不仅是一次旅行的记录,更是诗人情感与思想的抒发。通过这首诗,读者能够窥见当时社会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高洁品德的追求。

从文学价值角度来看,这首诗的语言精炼而富有表现力。诗中使用了“姑射独崔嵬”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姑射山的巍峨壮丽。同时,“一片两片云,终南太华来”等句子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山间云雾缭绕的自然景象。此外,整首诗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从文化传承角度看,《姑射山诗题曾山人壁》不仅作为文学作品存在,它背后承载的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同样不容忽视。诗歌中的许多意象和表述方式,如对“姑射山”、“黄河曲”、“清渭隈”等地理标志的描述,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这些文化元素不仅丰富了当时的文学创作,也为后来的文人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

从艺术表达的角度来看,《姑射山诗题曾山人壁》是一首典型的文人咏史之作。它通过简洁的文字传达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这种艺术表达的深度和广度,使得这首诗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姑射山诗题曾山人壁》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种文化的象征。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不仅能体会到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也能从中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