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七首 其五 十身调御

捉贼分明要见赃,十身调御下禅床。
曾经巴峡猿啼处,铁作心肝也断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七首·十身调御》是宋朝著名文学家释慧勤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以佛教的因果律和道德准则为背景,通过描绘正义的坚持和对证据的必要性,展现了佛法中的道德法则。《颂古七首·十身调御》不仅是一首表达佛学思想的文学作品,也是对当时社会道德观念的一种反映。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内容概述
  • 主题与背景:此诗作为《颂古七首》中的第五首,主要探讨了佛法中关于因果律和道德准则的主题。通过对具体事件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于正义的坚持以及对道德规范的重视。
  • 诗句解读:”捉贼分明要见赃” 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对正义的维护,即在追捕罪犯时必须确保有确凿的证据。而”铁作心肝也断肠”则进一步强调了正义的重要性,即使代价巨大,也要坚守道德底线。
  • 历史背景:该作品创作于政和五年(一一一五),此时释慧勤居住于江宁蒋山太平兴国寺,并称其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深厚的宗教文化背景。
  1. 诗人生平简介
  • 慧勤简介:释慧勤为宋代僧人,曾居江宁蒋山太平兴国寺,被称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他在政和七年去世,年仅五十九岁。
  • 佛教修行:释慧勤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的宗教信仰对其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实践,以及对社会道德的关注。
  1. 作品意义与影响
  • 宗教哲学:《十身调御》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它还传达了一种深刻的宗教哲学思想,即正义和道德是任何时代都不可或缺的核心价值。
  • 道德教化:通过这首诗,释慧勤不仅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同时也向读者传达了强烈的道德观念,鼓励人们在生活中实践这些原则,保持内心的纯洁和坚定。
  1. 文学风格与技巧
  • 语言运用:释慧勤在这首诗中巧妙地使用了比喻和象征,如“铁作心肝也断肠”,使得整首诗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共鸣。
  • 意象创造:诗人通过“捉贼”这一事件,巧妙地引入了“调御”(管理或处理)的概念,使整首诗的意象更为丰富和深刻。

《颂古七首·十身调御》不仅是一首表达佛教教义的文学作品,更是一幅反映当时社会价值观的画卷。它通过对具体事件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正义、道德和法律的坚持,体现了佛教文化在宋代社会的深远影响。对于研究宋代文学和宗教文化的学者来说,这首诗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研究对象,有助于深入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