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盐

水中盐味舌头眼,不为无形便谓无。
试向秦溪溪上问,口中大有赤须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乞盐》是南宋诗人释慧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释慧空,南宋时期的佛教僧侣,号东山,出生于福州(今属福建)。他在十四岁时出家,师从圆悟和六祖,后来到疏山学习并于南岳下成为泐潭清禅师的法嗣。他的一生经历了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住于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并在二十八年卒于六十三岁。
  1. 诗歌原文
    水中盐味舌头眼,不为无形便谓无。
    试向秦溪溪上问,口中大有赤须胡。

  2. 诗歌鉴赏

  • 意境深远:《乞盐》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比喻和深邃的内涵表达了作者对世间万象的思考和领悟。“水中盐味舌头眼”,通过视觉和味觉的双重感官体验传达了物质与非物质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还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理解。

  • 哲理性强: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禅宗常用的“水中之盐”这一意象,寓意着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种表达方式强调了生活中每一个细节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保持谦逊和开放的态度。

  • 语言精炼:释慧空的语言风格简洁而富有力量。他善于利用简短的句子来表达复杂的思想,这种技巧不仅体现了他对文字的精湛掌握,也使得诗歌更加耐人寻味。

《乞盐》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哲学思考和文化传承。它不仅展示了释慧空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才华,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深入观察世界的方式。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直观描绘,更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灵触动和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