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士昨来闻出世,阿师今日又登途。
杖头倘有闲田地,寄我山头一纸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大士昨来闻出世,阿师今日又登途。
杖头倘有闲田地,寄我山头一纸书。
《送僧上径山兼简妙喜老人其一》是宋代大文豪苏轼于公元1092年(宋元丰五年)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僧人的交往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
诗中“白牛居士”指的是僧人。白牛居士即佛家所指的白牛僧,苏轼以僧人自居,故称之。苏轼在诗中写道:“白牛居士今为僧。”这里的“今为僧”是指诗人自己现在已经成为僧人了。
诗中的“妙喜老人”则是苏轼的朋友之一,也是一位修行高深的僧人。苏轼在诗中写道:“君去径山后,我亦无生身。”这里的“君去径山后”是指诗人即将离开径山;而“我亦无生身”则是指诗人现在已经无生身。
在最后一句中,“只留清夜月”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苏轼写道:“只留清夜月,相照两心知。”这里的“两心知”是指两人的心是相通的,彼此了解彼此的想法和心意。
这首诗通过对友情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