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狗子无佛性,咬人更不存性命。 大悲千手不能遮,跋陀那龙侧耳听。
《示僧 其二》是宋代诗人释慧空的作品。
号东山,出生于福州(今属福建)。他十四岁出家,最初学习于圆悟、六祖,后来到疏山深造。他的文学创作丰富多样,不仅包括佛教经典,也涉及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悟。
【注释】 赵州:指唐代僧人赵州从稔,为禅宗六祖之一。狗子无佛性:佛教认为“狗子”没有佛性。狗子是畜生,畜生是没有佛性的。咬人更不存性命: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是有佛性的,但是有业障而不能成佛。狗咬人是有业障的,但狗并没有存性命之心。大悲千手不能遮:佛教说大慈大悲是菩萨心,可以普度众生,但菩萨的心力也有限度。大悲千手也不能遮天下恶事,只能护佑世间善良。跋陀那龙侧耳听:跋陀那是南天竺国的一位国王
注释: 1. 示僧:给僧人展示。 2. 其二:这是第二首诗。 3. 相逢:遇见,碰到。 4. 便:就。 5. 要求禅钞:向和尚索要经书。 6. 近日:近来。 7. 诸方:各个地方。 8. 伪钞:假冒的经书。 9. 慧日:佛名,意思是觉悟的太阳。 10. 无两样:没有区别。 11. 只争些子大誵讹:只是因为一些小错误而争论不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诗人以幽默的语言和辛辣的笔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