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泐潭化士 其三

瞎驴无足尾过头,蹴踏乾坤势未休。
大寂马驹追莫及,沩山水牯岂同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泐潭化士 其三》是宋代著名诗人释慧空的作品。释慧空是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的法嗣,他在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住于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作内容
  • 开头部分:诗的第一句“瞎驴无足尾过头”,通过比喻的方式,描绘了化士行踪不定、行踪诡秘的形象。
  • 中间部分:“蹴踏干坤势未休”,表达了化士在世间所展现出的非凡力量和影响力。
  • 结尾部分:“大寂马驹追莫及,沩山水牯岂同流”则进一步强调了化士的超凡脱俗和与众不同。
  1. 创作背景
  • 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往往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释慧空作为一位杰出的派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也常常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 《送泐潭化士 其三》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密切相关,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1. 艺术特色
  • 意象生动:这首诗中运用了大量的生动意象,如“瞎驴无足尾过头”、“蹴踏干坤势未休”等,使得整首诗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之中。
  • 语言简练:虽然诗句数量不多,但每一句都经过精心构思,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 情感深沉:诗中蕴含着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高洁品质的赞美之情。这种深沉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

《送泐潭化士 其三》不仅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诗歌,也是一部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了解宋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以及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