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广州达珠二化士 其三

鳖鼻毒蛇横古路,切忌当头犯渠怒。
犯时性命俱丧亡,不犯依前无避处。
更有木蛇随后来,草中毒气触还乖。
山头老汉遭一螫,至今负痛声如雷。
痛声撼动大庾岭,直至海南人猛省。
面前公案甚分明,莫负东山水上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广州达珠二化士 其三》是宋代诗人释慧空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内涵,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现象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 鳖鼻毒蛇横古路,切忌当头犯渠怒。犯时性命俱丧亡,不犯依前无避处。更有木蛇随后来,草中毒气触还乖。
  1. 诗歌内容解读
  • 鳖鼻毒蛇:这里指的是一种毒蛇,它的头部像鳖的鼻子一样扁平,形象地比喻为“鳖鼻”。
  • 切勿当头冒犯:表达了一种避免直接冲突或挑衅的态度,意指在行动或言语上要小心谨慎,以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或危险。
  • 性命俱丧亡:形容如果不慎触犯了某种生物(如上述的“鳖鼻毒蛇”),可能会面临生命的危险。
  • 木蛇:可能是另一类具有攻击性的生物。
  • 草中毒气:暗示了这种植物可能有毒,触碰后会引发不良反应。
  • 山头老汉遭一螫:一个山头的老人曾经被这种生物螫伤,至今仍有痛苦的声音。
  • 至今负痛声如雷:表示老人的痛苦持续至今,如同打雷般响亮。
  1. 艺术手法分析
  • 对比强调:通过对“鳖鼻毒蛇”和“草木”的描述,诗人强化了对自然界某些事物的警惕和尊重。
  • 象征意义:使用毒蛇、木蛇等象征性动物,传达了一种警告信息,即人们在生活中应该避免与这些潜在的威胁正面冲突。
  • 情感表达:通过描述老人的经历,诗人表达了对生命脆弱性和自然界残酷一面的认识和同情。

《送广州达珠二化士 其三》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诗人展示了他对生命、环境和道德的深刻理解。这不仅仅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更是一种对和谐共生理念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