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今朝朔旭前,桂轮普转满天边。
枝花馥郁清香在,乌鹊从来同夜蟾。
偈颂四十一首 其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花月今朝朔旭前,桂轮普转满天边”是一首宋代诗人释慧晖所作的偈颂。此诗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对生命哲理的思考。下面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作者背景:释慧晖,号自得,俗姓张,会稽上虞人。他自幼依澄照、道凝出家,后于二十岁时拜访真歇禅师于长芦,返里谒宏智禅师。高宗绍兴七年(1137年),开法补陀寺,徙万寿寺、吉祥寺、雪窦寺。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敕补临安府净慈寺。七年,退归雪窦寺,十年卒,年八十七。
诗词原文:
花月今朝朔旭前,桂轮普转满天边。
枝花馥郁清香在,乌鹊从来同夜蟾。诗词解析:首句“花月今朝朔旭前”以花月起兴,描绘了一幅清晨的景象,暗示着新一天的开始和新希望的出现。次句“桂轮普转满天边”则描绘了一轮明月在天空中缓缓转动,象征着永恒和不变。第三句“枝花馥郁清香在”,则是对前两句的自然景象的具象化描述,花香四溢,沁人心脾。最后一句“乌鹊从来同夜蟾”则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融入其中,形成了一种和谐而美好的画面。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文化影响:《偈颂四十一首》是释慧晖的作品集,共收录了41篇偈颂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释慧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政治氛围。其中,《偈颂四十一首其六》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内涵,成为了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诗词作品,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意境,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思考和启示,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生命的真谛和宇宙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