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十六首 其十

参得五语,功勋始成。
有时不说,恣口说行。
有时不玄,空失妙正。
有时不显,才一气生。
有时不出,独来水清。
有时不生,未开眼睛。
毕竟见得,连天晓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十六首 其十”是宋代僧人释慧晖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禅宗视角和深刻的修行内涵,展示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实践。

诗中“室内孤灯只自知”反映了诗人在修行过程中,常常孤独地面对内心的黑暗,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到自我认知和理解的过程。“入流须辨截流机”则表达了在佛教修行中,辨别和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机缘的重要性。这种修行观念与禅宗强调的个体化、主观化的精神世界形成了鲜明对比。

诗中提到了“辽天一镞三关外,玉兔金乌不敢飞”,这可能象征着修行者的内心已达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不再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如日月星辰般的事物也无法干扰其心境。而“有时不说,恣口说行”则揭示了在修行过程中,有时候选择沉默并不是放弃,而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和实践佛法。“有时不玄,空失妙正”可能意味着在某些时刻,过于追求玄妙的理论可能会偏离修行的真正目的。

从诗歌的结尾部分“朝西天,暮东土。玩水游山,徐行款步”来看,诗人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不仅是对外在世界的超越,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领悟。这种对生活态度的描述与禅宗追求的解脱和自由精神相契合。

“颂十六首 其十”作为释慧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修行过程的记录,更是对修行者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的深入探讨。通过对这首偈语的解读,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禅宗修行的内涵,以及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