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九首 其十七

不打飞鸢便到来,大圆镜里绝尘埃。
东君节令分明也,桃李年年二月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十九首·其十七》是宋代诗人释慧晖的作品。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古诗:

  1. 作者背景:释慧晖,字无为,号无为子,浙江杭州人。他生活在宋代,是一个具有深厚佛学造诣的高僧。释慧晖的诗作多表现他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与实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2. 诗歌原文:《颂古十九首·其十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巧妙的表达方式,构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中通过“枯树云弃叶,凋梅雪作花”等描写,展现了自然景物的变化和季节更迭的美;而“击桐成木响,蘸雪吃冬瓜”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趣味的场景。最后两句,通过“长天秋水,孤鹜落霞”来收束全诗,使整首诗显得意蕴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3. 诗歌赏析: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采用了传统的七言绝句,而且在内容上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追求。诗中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情趣的捕捉,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和的情感。这种情感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即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寻找生活中的小确幸。

《颂古十九首·其十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幅展现宋代文化风貌和佛教哲学思想的艺术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研究宋代文学和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料。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能从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和精神的自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