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四十五首 其一

未离兜率降王宫,便就刀山入镬汤。
等闲擒下白拈贼,满眼俱为败露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四十五首 其一》是由宋代僧人释慧远创作的一首诗。在这首诗中,释慧远以简练的笔法描绘了战争带来的荒凉与哀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了战争对人们心灵的创伤。

诗的第一句“暑往寒来春复秋,夕阳西去水东流”,便勾勒出了一幅四季更替、时间流逝的画面。通过这种季节的变化,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而“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则进一步展现了战争结束后的荒凉景象,昔日战场已成今日荒郊,昔日的战马和将军也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遍地凋零的野草和盛开的花草。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也反映了和平的难得。

释慧远在诗中还表达了一种对超脱世俗追求的向往。“只一个休去,伎俩自然消。诸圣在甚处,脚下路条条。”这句话意味着只有通过放弃世俗的执着,才能真正得到内心的平静。这种对内心平和的追求体现了释慧远的宗教思想,即通过修行达到超然的境界。

“睦州古佛多垂慈,要你自家放舍去”这一诗句,则直接指向了禅宗的教义——自我解脱。释慧远认为,只有放下心中的执念,才能真正接近佛法的核心。这与佛教中的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理念相吻合。

诗中的语言风格简洁明快,情感深沉内敛。例如,“黄昏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人的内心世界,既富有诗意又充满哲理。

释慧远的《颂古四十五首·其一》不仅是一首反映战争残酷和表达内心平和的诗歌,也是一部禅宗思想的体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释慧远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