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四十五首 其十一

梵志有钱时,能肥又能白。
梵志无钱时,能瘦又能黑。
十字街头立,被人唤作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四十五首其十一》是宋代僧人释普济所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哲宗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当时释普济在杭州灵隐寺居住。他的诗歌风格倾向于简洁、质朴,反映了他对世事的独特观察和深刻思考。
  2. 诗句解析
  • “一片爷爷古化基”:这里的“爷爷”指代祖先,意味着诗人在追忆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强调了家族的根基和传承的重要性。
  • “又逢寒食拜标时”:寒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的纪念和尊重。这里的“拜标”可能指的是向祖先献上香火或者祭品,体现了对祖先的缅怀之情。
  • “贵要傍人知下落,不知下落被人谩”:这里反映了社会中一些人追逐名利却不了解真实情况的现象,暗示了社会对真相的追求和对名利的追求之间的矛盾。
  1. 艺术手法
  • 象征与隐喻: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隐喻人生的境遇和心态,如“浑身终夜烘烘暖”可能象征着内心的温暖和舒适,而“梵志有钱时,能肥又能白”则可能暗喻人们在物质追求中失去本色的情况。
  • 对比与对照:通过对比富贵与贫穷、光明与黑暗等极端现象,突出生活中的真善美,如“十字街头立,被人唤作贼”可能揭示了社会的偏见和人们的无奈。

《颂古四十五首其十一》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生活感悟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体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心理。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