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一浑身,虚空绝四邻。
不识柏树子,唤作麻三斤。
好时十分潇洒,恶时一味藞苴。
等闲牵犁上佛殿,乘兴钵盂里走马。
平地撒屎撒尿,知佗是真是假。
禅人描邈将来,大虫头上火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大地一浑身,虚空绝四邻。
不识柏树子,唤作麻三斤。
好时十分潇洒,恶时一味藞苴。
等闲牵犁上佛殿,乘兴钵盂里走马。
平地撒屎撒尿,知佗是真是假。
禅人描邈将来,大虫头上火把。
禅人写师真请赞其六是唐代诗僧皎然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禅人是吾师,我今问是非。
真如非有体,妙用本无私。
何事当轩立,何缘向壁栖。
若逢大法眼,方见本来师。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的理解与体会。首先,他认为自己与禅师之间并无高下之分,因为禅师的“真如”并非实体,而是“妙用”本身,而他的“妙用”也并未有私心,因此他并不认为自己比禅师更优秀。其次,他强调了禅师的存在方式和修行方法,认为禅师们常常站在高处或墙壁上,这可能是因为禅师们需要寻找一个能够观察自己修行的地方,以便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最后,他认为只有当禅师具有一颗“大法眼”时,才能真正理解禅师的修行方法和境界,从而成为禅师的弟子并学习他们的修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