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写师真请赞 其二十三

幸自十分,画出一半。
我便是渠,略无思算。
无思算处妙难传,忿怒那吒吃痛拳。
道不是道,禅不是禅。
星驰电掣,汉语胡言。
蓦地揭起脑盖,依前舌拄梵天。
咄,是甚么面目,可怜只有些儿栗棘金圈,尽底分付常山林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禅人写师真请赞其二十三》是唐代诗人齐己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首联“野水无行客,空山有看云”,描绘了一幅幽静淡泊的画面,野水无行客,意味着世间的纷扰与喧嚣已经远离,只剩下了内心的宁静和淡然。空山有看云,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超脱,他仿佛在云端漫步,享受着那份难得的宁静与自由。

颔联“竹影扫阶床,松声敲枕席。”则是对这种境界的具体描绘,竹影扫阶床,形象地表现了竹子的影子如同打扫台阶一般,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松声敲枕席,则以松树的声响敲打枕头床垫,传递出一种悠远宁静的氛围。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完美融合,形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颈联“僧归岩上寺,钟发水中楼。”则展现了僧人归隐山林的意境,他们在深山之中寻找一处清净的寺院修行,而当寺庙的钟声传来时,又在水面上的高楼中敲响,象征着他们对世俗生活的超然与忘却。这一联既展示了禅宗的精神追求,又体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

尾联“月落寒潭底,潮生古涧西。”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感觉,月亮从寒冷的潭底升起,而潮水从古老的涧边涌来,这样的自然景象与前文的山寺钟声相映成趣,共同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回归自然的诗意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成功地传达出了一种清静、闲适、超脱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