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略情尘老睦州,虎头虎尾一时收。
芳草渡头韩干马,绿杨堤畔戴嵩牛。
颂古三十二首 其十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三十二首 其十八”是宋代诗人释宗演的一首偈颂诗。在这首诗中,释宗演以深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于佛理的理解和领悟,展现了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从内容上看,释宗演在《颂古三十二首 其十八》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引入了深奥的佛学哲理。如“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这里通过比喻,将佛经中的深奥教义比作珍贵的珍珠,而人们往往不识其价值,只有真正理解的人才能发现其中的智慧。这样的比喻既生动又富有诗意,使得抽象的佛理变得易于理解和接受。
从艺术手法上讲,释宗演的诗歌采用了典型的禅宗风格,即简洁、含蓄且充满禅意。他的诗句常常以寥寥数语描绘出深远的含义,让人在品味之余不禁陷入沉思。例如,“收者易,见者难”这一句,表面上描述的是事物的获取与显现之难易,但实际上暗喻了修行者对于佛法领悟的艰难和珍贵。
从文学价值上分析,这首偈颂诗不仅是对佛理的阐述,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修行和自我反省的过程。它鼓励人们通过静心观察和思考,去发掘生活中的真理和智慧,从而达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这不仅是对佛教教义的一次深刻解读,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独特展现。
《颂古三十二首 其十八》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关注和赞赏,更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学意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它是研究宋代佛教文化、禅宗思想以及文学创作的重要文献,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