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回四度,不曾入得径山门。
万恨千愁,今日落在弟子手。
只得欢喜忍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三回四度,不曾入得径山门。
万恨千愁,今日落在弟子手。
只得欢喜忍受。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百二十五是一首佛教诗歌,由宋代高僧惠洪所作。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寺庙里修行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
这首诗的内容如下:
百丈堂前无一事,
六祖门中得个什么。
不闻钟声长自在,
忽闻钟声大欢喜。
诗中的“百丈堂”指的是禅宗百丈寺,这是禅宗的一个著名道场。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他对禅宗修行的理解。他认为,在寺庙中修行,不应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应该专注于内心的修炼。
而“六祖门中”则是指禅宗六祖慧能,他是禅宗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教导强调“顿悟”,即通过直接的领悟来理解佛性。诗人认为,在六祖门中,他得到了一个什么?这个问题可能指的是他在六祖门中得到了什么样的领悟或启示。
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寺庙中的修行状态。他听到钟声时,内心感到平静和自在;而当他突然听到钟声时,他会感到极大的欢喜。这说明他能够在寂静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清净,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外界的声音对他心境的影响。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寺庙中的修行体验,展现了他对禅宗修行的理解。他认为,在寺庙中修行应专注内心,不受外界干扰;而在听到钟声时,他能体验到内心的平静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