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文照大师

两制音书数往来,城中栖隐远尘埃。
吟斋夜静开明月,讲石秋深扫绿苔。
出俗旧题留雪苑,卧云幽兴梦天台。
林间抱疾怀高趣,翻笑汤休漫有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文照大师》是宋代诗人释智圆的一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远离和追求自我修养的意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词:

  1. 诗词原文
  • 开篇引子:“两制音书数往来”,这句话描绘了作者与文照大师之间书信往来的情景,显示两人之间的交情深厚。
  • 生活境遇:“城中栖隐远尘埃”,表明诗人选择远离都市的喧嚣,寻求一种超然的生活状态。
  • 内心世界:“吟斋夜静开明月,讲石秋深扫绿苔”,通过夜晚吟诗、清晨打扫庭院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 修行志趣:“出俗旧题留雪苑,卧云幽兴梦天台”,诗人表达了出世修道的愿望,以及在山水间寻找精神寄托的志趣。
  • 健康怀想:“林间抱疾怀高趣,翻笑汤休谩有才”,诗人虽然身体欠佳,但依然怀念高洁的境界,对那些只追求名利的人表示轻蔑。
  1. 作者简介
  • 释智圆: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潜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的重要诗文僧,因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称其为“孤山法师”。
  • 生平经历:释智圆隐居西湖孤山,创作了大量诗词,其中以《寄文照大师》最为著名。他的文学成就不仅在于诗歌,还涉及到散文等多种形式的创作。
  1. 作品赏析
  • 意境深远:通过对诗人生活境遇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脱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 艺术手法: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如明月、讲石、雪苑、天台等,使得整首诗词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 情感表达: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1. 背景介绍
  • 时代背景: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诗歌、散文、绘画等领域都有杰出的代表人物。释智圆生活在这样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其作品中自然会融入那个时代的文化气息。
  • 个人经历:释智圆的个人经历对其文学作品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隐居生活使他有机会深入观察和体验自然和人生,这些体验在他的诗词中得到了反映。
  1. 文化价值
  • 文学价值:《寄文照大师》作为释智圆的代表作品,展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思想价值:通过诗词传达的思想和理念,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精神追求和社会风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寄文照大师》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诗词,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哲理和人生感悟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