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瑙坡四咏 其二

玛瑙坡前水,泠泠夏亦寒。
夜深明月上,珠颗落冰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玛瑙坡四咏 其二》是宋代著名僧人释智圆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释智圆,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潜夫。他生活在宋初天台宗山外派的重要时期,并因其深厚的佛学修为而著称于世。释智圆不仅是位高僧,也擅长诗文,他的作品中体现了儒释道三教交融的思想特点。他隐居于西湖孤山多年,终其一生,后人尊称他为“孤山法师”。

  2. 诗作原文:《玛瑙坡四咏 其二》中的文字简洁而意蕴深远:“玛瑙坡前水,泠泠夏亦寒。夜深明月上,珠颗落冰盘。”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吸引了无数读者。

  3. 诗作解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夜晚景象。诗人以“玛瑙坡前水”开篇,巧妙地用“水”字来象征月光的清凉与纯洁。随后,他描述了夏夜的凉爽感觉,通过“泠泠”二字传达出微风拂过的舒适感。最后,诗人以“夜深明月上”结束全诗,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而“珠颗落冰盘”,则形象地表达了月光如珍珠般洒落在冰盘上的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4. 文学价值:释智圆的这首《玛瑙坡四咏 其二》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度的成就,也在思想上展现了儒释道三家学说的融合。通过诗歌,释智圆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玛瑙坡四咏 其二》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它展示了释智圆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以及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交流融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