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望月二首 其二

寒光皎皎映平湖,水色天形两不殊。
学道未能同罔象,也于深处见圆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湖上望月二首 其二”是宋代诗人释智圆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释智圆(生卒年不详),字仲温,俗姓李,号东瓯逸民,自号澹然子,浙江丽水人。释智圆形似僧人,但并非僧侣,而是以诗人身份知名于世的文学家。他的文学成就不仅在诗歌方面得到认可,也在散文和词作中表现出色。
  2. 诗歌原文:一望湖光镜面平,暮鸦过尽断霞轻。狂来飞上高峰顶,趺坐松柯叫月生。
  3. 诗歌内容解析:这首诗表达了观者在静谧的湖面上看到的美丽景色与内心的感悟。第一句“一望湖光镜面平”描绘了湖面的宁静与清澈,如同一面镜子般平静无波。第二句“暮鸦过尽断霞轻”则通过描述傍晚时分乌鸦飞过的景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哀愁的氛围。第三句“狂来飞上高峰顶”,表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境界,同时也暗示着观者内心的一种向往或追求。最后一句“趺坐松柯叫月生”则将观者置于一幅生动的画面中,仿佛他/她正坐在山间的古松下,静静地观赏月亮升起的情景,这种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4. 艺术手法分析:释智圆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例如,使用“镜面平”来形容湖水的宁静,以及用“断霞轻”来描绘黄昏时分的景象,都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此外,诗歌中的意象选择也非常巧妙,如“高峰顶”和“松柯叫月生”等,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意境美。
  5. 文化背景考察:了解这首诗的背景同样重要。释智圆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释智圆的创作往往反映出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湖上望月二首》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文学作品。

《湖上望月二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篇,更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展示了释智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美学追求,以及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