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书事

早玩台衡宗,佛理既研精。
晚读周孔书,人伦由著明。
达本与节躬,志在求同声。
击蒙虽云劳,来学苦无成。
杨雄玄尚白,仲尼道不行。
青山梦中归,华发年来生。
唯当照真空,万事从营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讲堂书事》是明代诗人释智圆的作品,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的学习经历和内心的挣扎。下面是对这本书的具体介绍:

  1. 作品背景:《讲堂书事》反映了释智圆在佛理和儒家经典的学习中所遇到的挑战和困惑,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道德伦理的探索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学习旅程,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文化心态和精神追求。
  2. 艺术特色:《讲堂书事》以古诗词的形式呈现,其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通过对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诗中融合了佛理与儒家经典,展现了作者在知识探索和文化修养上的深度和广度。
  3. 文化意义:《讲堂书事》作为释智圆的代表作之一,不仅是其个人文学创作的高峰,也是明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特别是对于儒家经典的重视和推崇。
  4. 阅读体验:在阅读《讲堂书事》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思想洞察力。诗中的每一句都蕴含了丰富的信息和深刻的情感,使得读者在品味文字的同时,也能深入思考人生、道德和学问等主题。

《讲堂书事》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了解明代文人士大夫文化心态和精神世界的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以及他们在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