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嵬高山侧,触石生片云。
自将风雨期,不与尘土群。
杳杳游太虚,对此几思君。
寄题梵天圣果二寺兼简昭梧二上人 其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题梵天圣果二寺兼简昭梧二上人 其一六》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净土宗的虔诚信仰,以及对两位高僧的尊敬之情。诗中描绘了两座寺庙的宏伟景象,以及两位僧人的风采。通过这些描写,诗人传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诗中“万古梵宫”和“千寻宝塔”这两个比喻,形象地展现了两座寺庙的雄伟壮丽。它们仿佛穿越时空,矗立在天地之间,成为了永恒的存在。这样的描绘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也使读者能够想象出这座寺庙的庄严与神圣。
诗中提到的“梵天”、“净土”等词汇,体现了诗人对佛教净土宗的信仰。这一信仰在佛教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通往极乐世界的路径。诗人通过对这一信仰的阐述,展现了自己内心的虔诚与追求。
诗中的“不闻钟鼓声”和“不见楼台影”两个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越。这种超越并非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这种境界使得诗人能够更好地领悟佛法的真谛,从而实现心灵的解脱与自由。
《寄题梵天圣果二寺兼简昭梧二上人其一六》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艺术性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的宗教作品。通过对这两座寺庙的描绘和对两位僧侣的赞美,诗人传达了自己对佛教净土宗的信仰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