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林逋处士

湖山淡相映,世尘那得侵。
杳杳烟波色,苍苍云木阴。
苔荒石径险,犬吠桃源深。
中有上皇人,高眠适闲心。
花开还独酌,花落还独吟。
空庭长瑶草,幽树鸣仙禽。
不见已三载,鄙吝盈虚襟。
终期秋月明,乘兴闲相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林逋处士”是宋朝诗人范仲淹的作品。范仲淹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其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下面将详细解析范仲淹的《寄林逋处士》:

  1. 诗歌原文
    唐虞重逸人,束帛降何频。
    风俗因君厚,文章至老淳。
    玉田耕小隐,金阙梦高真。
    罢钓轮生蠹,慵冠鉴积尘。
    饵莲攀鹤顶,歌雪扣琴身。
    墨妙青囊秘,丹灵紫府深。

  2. 创作背景:范仲淹在官场上的不顺和内心的抱负,让他对林逋这样的隐士生活产生了深深的向往。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林逋那种远离世俗纷扰、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状态的赞赏。

  3. 诗歌赏析

  • 首联:“唐虞重逸人,束帛降何频。” 范仲淹开篇直接点明林逋的非凡地位,将他与尧舜时期的贤人相提并论。这既是对其高尚品德的赞美,也体现了范仲淹对历史贤人的敬仰。
  • 颈联:“玉田耕小隐,金阙梦高真。” 描绘出一幅隐者在田园中辛勤耕作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官场的超脱态度。这两句诗表达了范仲淹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 尾联:“罢钓轮生蠹,慵冠鉴积尘。” 通过描述林逋的渔竿和戴冠的镜台生出蛀虫、积满灰尘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林逋对名利的超然,以及对自然和内心的专注。

范仲淹的《寄林逋处士》不仅是一首表达对隐逸生活向往的诗歌,也是范仲淹个人情感和理想抱负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不仅能够领略到宋代文人的才情和情怀,还能够深刻理解他们对于社会现实的态度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