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大洪和尚

饮茶作别出萝门,相送犹怀握手温。
断雁几时归缀字,浮萍随处卧生根。
秋风窗外拥芦雪,梦冷床头堕月魂。
麈柄年来疲转徙,却思红颗共炊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大洪和尚》是宋代诗人释正觉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时的感怀与不舍。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释正觉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他的诗歌创作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在这首诗中,他巧妙地将佛教的意境融入日常生活的场景,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2. 诗歌原文
    饮茶作别出萝门,
    相送犹怀握手温。
    断雁几时归缀字,
    浮萍随处卧生根。
    秋风窗外拥芦雪,
    梦冷床头堕月魂。
    麈柄年来疲转徙,
    却思红颗共炊盆。
  3. 诗中意象
  • 饮茶作别:通过饮茶这个日常行为引出离别的主题,茶可以看作是友情的象征,代表着相聚时的欢乐和别离时的无奈。
  • 握手温:表达了送行时的依依不舍,握手是友情的象征,温暖则代表了内心的温暖。
  • 断雁归字、浮萍生根:这些自然景象被用来象征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同时也暗喻着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现实的无力感。
  • 秋风、芦雪、月魂:这些元素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使人感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逝去时光的哀愁。
  • 麈柄疲转徙:这里的麈柄可能指的是手杖或者拂尘,象征着诗人在世俗世界中的奔波劳碌。
  • 却思红颗共炊盆:这句中的“红颗”很可能指的是红豆,象征着相思之情,而“炊盆”可能指的是共同生活的器皿或者是生活的象征。

《寄大洪和尚》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歌,它还蕴含了深厚的哲学意味和禅宗思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