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蘋风作江头秋,青鸟梦随沙水流。
清兴十分蓬上月,满船载入芦华洲。
斯适意,去来休。
六鳌合负归来也,烟浪雪翻收钓钩。
与胨禅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宋代释了演的《与蓴禅人》赏析
在宋朝,释了演创作了一首名为《与蓴禅人》的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也展示了他对禅宗哲学的理解与应用。
《与蓴禅人》是一首表达禅宗哲理的作品。它通过简洁的诗句,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诗中的“家山有路应须到”和“到得家山未是归”,表达了一种从尘世纷扰中解脱出来,回归内心的哲学思考。这种思想与禅宗所提倡的“即心即佛”、“不立文字”的理念相呼应,强调的是心灵的直接体验和自我觉醒。
释了演作为一位禅宗信徒,他在诗中提到的“拈转杖头俱划断”,暗示了对禅宗工具性思维的批判。他反对将禅宗视为一种外在的修行方式,而是鼓励人们通过内心感悟来达到精神上的自由。这种态度反映出诗人对于禅宗实践的深刻理解,认为真正的修行不在于外在的仪式或工具,而在于个体的内心觉悟。
《与蓴禅人》还体现了释了演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诗中的“清兴十分蓬上月,满船载入芦华洲”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象,通过对夜晚月亮和水中芦苇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和谐之美的向往和赞美。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是禅宗美学的一个重要表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
《与蓴禅人》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哲学的思考。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传递了深刻的宗教精神和人生哲理,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