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九十三首 其六十

学道先须有指归,闻声见色不思议。
九旬黑白分明处,如似盘中一片棋。
纵横十字,一著当机。
有眼则活,无眼则输。
烂柯山上,空自踌躇。
正好和盘翻却,直教脱尽规模。
解不可得,结亦无拘。
髑髅识尽,江海乾枯。
憍梵波提吐舌,西天胡子无须。
色里胶青只些子,王维妙手亦难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九十三首 其六十》是宋代诗人释梵琮的作品,该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哲理和修行境界的深刻理解。以下是对该诗歌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释梵琮号率庵,是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住庆元府仗锡山延胜禅院的僧人。他是南岳下十七世,佛照德光禅师法嗣,并有见编《云居率庵和尚语录》一卷,收录于《续藏经》中。
  2. 诗歌内容:在这首诗中,释梵琮以“学道先须有指归,闻声见色不思议”开篇,提出了学习佛法首先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法。接着,他描述了九旬黑白分明处的情景,用棋盘来比喻人生的抉择,强调了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决策的重要性。同时,他也通过“纵横十字,一著当机。有眼则活,无眼则输”等诗句,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情况时,要有清晰的判断力。最后,他以“烂柯山上,空自踌躇”收尾,表达了一种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3. 创作鉴赏:《偈颂九十三首 其六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价值,更在禅宗哲学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将修行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死、荣辱、得失的超然态度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它也为后世的佛教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范例和灵感。

《偈颂九十三首 其六十》作为释梵琮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文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更是禅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深入解析这首诗的内容与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同时也能够领略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