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送僧还竹阁 其二

湖练平铺肃夜涛,柳翻王母白旌旄。
舞残鹭翿归何处,天上飞花散碧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雪中送僧还竹阁其二》是宋释永颐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僧人归去的依依不舍和对其旅途平安的美好祝愿。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
  • 释永颐:宋释永颐,生平事迹不详,但据诗中“白公竹阁”可知,他可能生活在宋代,且与竹子相关联。
  1. 诗歌原文
  • 湖练平铺肃夜涛:湖面平静如练,夜色中的波涛肃穆而宁静。
  • 柳翻王母白旌旄:柳树摇曳,仿佛翻卷着王母所持的白色旗帜。
  • 舞残鹭翿归何处:舞动的野鸭已疲惫不堪,不知归向何处。
  • 天上飞花散碧桃:天空中花瓣飘落如同散落的碧桃花。
  1. 诗歌注释
  • 这首诗的注音版提供了详细的注解,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意。
  1. 诗歌鉴赏
  • 意境深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超脱。
  • 语言优美:诗句简练而不失韵味,用词考究,体现了宋代诗词的特色。
  1. 文化意义
  • 《雪中送僧还竹阁其二》不仅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词,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中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以及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

宋释永颐的《雪中送僧还竹阁其二》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情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