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不可见,行路多长松。 空遗炼丹处,井干绿苔封。 月明还独宿,白云下疏钟。 夜半桂子落,不知自何峰。
《宿天竺》是唐代诗人严维的作品。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道林和尚的交往,以及夜宿天竺寺时的感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体验,严维传达了禅学的深远意境和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1. 昔人不可见:这里表达的是诗人对过去的人的无法触及和怀念。 2. 行路多长松:描述了在旅途中,经常可以看到参天大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坚韧。 3. 空遗炼丹处:炼丹处,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诗人表达了一种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4. 井干绿苔封:描述了井干石上覆盖着绿色的苔藓,象征着岁月的痕迹和时间的沉淀。 5. 月明还独宿
宿天竺 山径轻寒敛暮云,月窗松影夜将分。 不知何处峰头雨,并作泉声枕上闻。 注释:山间小路上微冷而清新的秋意收敛了傍晚的云雾,月光映照进窗户,松影在夜色中显得有些模糊。不知道从哪里传来阵阵雨声,如同泉水一般流淌在梦中。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句“山径轻寒敛暮云”写山路、山雾,以及暮色;次句“月窗松影夜将分”写月夜、松树的影子;第三句“不知何处峰头雨”是全诗的重点,它既表现了诗人在雨中的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