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节非傲世,带耻为人束。
郁然霜雪姿,受正如松独。
高歌归去来,自种松与粟。
寓意琴书间,处己审缨足。
倾觞三径醉,颓然忘宠辱。
江山有遗迹,庶以拯流俗。
靖节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靖节祠》是一部宋代的诗词,是赵公豫创作的一首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靖节祠》:
作品简介:赵公豫的《靖节祠》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首诗通过对徐积(节)孝祠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忠孝节义之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作品原文:
雨引莓苔上短垣,流泉无恙自涓涓。
不如归去来兮好,百世闻风只杜鹃。作品分析:《靖节祠》不仅描绘了祠堂周围自然景色的宁静之美,还通过“流泉”“归去来兮”等意象,传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理想与向往。诗中的“百世闻风只杜鹃”,则寓意着无论时间如何流逝,忠孝节义的精神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作者背景:赵公豫生活在宋朝,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常常借诗词抒发个人情怀。他的创作深受时代背景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传承。
文学价值:从文学角度来看,《靖节祠》作为宋代诗词的代表之一,其艺术成就和社会价值不容忽视。赵公豫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文学才华,也传递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精神。
《靖节祠》作为宋代的一部诗词,不仅是对一个历史遗址的生动描述,更是对古代忠孝节义精神的传承与颂扬。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化和诗歌艺术的魅力。